大河奔流,綿延千里。一幅大美靚麗的城市畫卷在隴東平涼壯闊鋪開——經過1年多的攻堅決戰,一片片老舊除去、一處處陋顏改變、一段段梗阻打通……
(相關資料圖)
自2022年以來,崆峒區緊扣“3659”發展思路和“城市服務型、工業主導型”發展定位,樹牢“人民城市”理念,一張白紙描繪宏偉藍圖,以“首善之區、首位發展”的使命擔當,突出全域謀劃,探索生態文明新路徑,不斷完善生態制度體系,努力打造“會呼吸”海綿城市的“崆峒樣本”……
眼下,生態保護和城市發展正在平涼市中心城區齊頭并進。
頂層設計發展有章可循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城市人口的增長,中心城區特別是老城區基礎設施欠賬多、承載能力不足的缺點日益凸顯,人民群眾對改善人居環境的強烈愿望和老舊殘破的城市功能與顏值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
市區街路破損嚴重,道路交通擁堵,附屬設施不配套;公共休閑空間不足,文化體育設施缺乏,污水管網不配套……
“2022年,我們在對全區排水管網全面普查中發現老城區地下管網問題不小,部分管道老化、堵塞、漏損、斷裂,嚴重影響城市排水安全,極易引發城市內澇,造成路面塌陷。”崆峒區住建局干部廉浩介紹。
要想改變城市面貌,打造一座現代化宜居生態新城,讓市民群眾過上更美好的生活,對中心城區的總體綜合改造升級勢在必行!
契機來了。2022年6月,平涼市成功入選25個“十四五”第二批系統化全域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
自此,作為平涼海綿城市建設示范城市主戰場、主陣地的崆峒區,以建設海綿城市為發端,結合文明城市創建、城市更新行動、老舊小區改造、市政基礎設施補短板、改善人居環境等工作,目標在三年內,讓海綿城市的夢想照進現實。
“今年,我們組織人員赴慶陽、寶雞、西安、昆山等地考察交流,為全區堅持一體化推進海綿項目建設的聯動機制和創新城市更新治理模式等工作任務提供了決策參考?!贬轻紖^住建局相關負責人曹龍君說。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崆峒區成立領導小組,組建“一辦四組”工作專班,抽調30名專業技術人員集中開展工作,外出考察,借鑒經驗。配合市海綿辦編制《中心城區海綿城市控制性規劃》《示范城市建設項目清單》,探索建立項目謀劃爭取、資金籌措分配等工作機制,構筑起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堡壘”,使海綿城市建設有章可循、有據可依。
高效推進城市輕松“呼吸”
走進新北嘉園小區,隨處可見的綠化草叢、景觀設施、社區磚體小道,看上去與新建傳統小區并無區別。然而,社區里的這些設施,處處都隱藏著海綿設計。
小區內部道路大量使用的透水磚,就像“海綿”一樣,不僅可將雨水保持在土壤層中,還能配合景觀綠化和人工措施,構造全方位的雨水吸納及保持系統,是地地道道的海綿社區道路。
“所謂海綿城市,就是像海綿一樣,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绷普f,“海綿”包括城市綠地、可滲透路面等配套設施,使城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
一年來,崆峒區圍繞“海綿城市”建設目標,探索厚植生態文明理念的城市發展模式,在規劃統籌、城市建設、運營管控等方面不斷創新,走出了一條崆峒特色明顯的海綿城市建設新路。
海綿公園、海綿草地、海綿道路、海綿社區……如今的平涼市中心城區,處處彰顯海綿城市建設的理念,“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熱島有緩解、水體不黑臭”的以人為本宜居城市新形象正在與日俱進。
今年,崆峒區謀劃實施海綿城市建設項目80項,包括實施18條道路暢通工程、7個海綿型公園綠地工程、46個海綿型單位與小區改造工程等。同時,充分借助利好政策和資金支持,謀劃梳理3年示范期內項目7大類202項,概算總投資223.68億元,其中海綿化投資29.33億元。
“一竿子插到底”,一套頗具崆峒特色、各方高效協同的海綿城市建設體系日漸成型,海綿城市建設工作正在實現面的拓展與質的提升。
建設綠色家園崆峒從未止步
作為解決城市內澇的利器,“海綿”理念為“因水而憂”的崆峒區提供了新思路。
雨水花園、透水鋪裝、植草溝……在中心城區活力公園,海綿城市理念體現得淋漓盡致。
“公園步道腳感舒適,植被綠化布局美觀,走在透水鋪裝的石材上也不必擔心雨后積水濕了腳。”市民劉亮說道。
與傳統綠化景觀中常見的石材地面不同,活力公園選用高滲透性的透水混凝土,便于雨水下滲,補充地下水,有利于蒸騰、釋放土壤中的水分,實現自然下滲、自然積存與自然凈化。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崆峒區從公園游園到水系治理、從城市主干路到街頭巷尾、從棚改舊改到社區治理,把“滲、滯、蓄、凈、用、排”等工程和生態措施融入海綿城市建設全過程,加速推動城市“舊貌”換“新顏”。
公園綠地,配套雨水花園、下凹式綠地、植草溝等設施,提升了公園綠地調蓄和凈化功能;
海綿道路,實施“三街九巷”改造、城市道路暢通等項目,配建滯蓄、滲透、收集、凈化和海綿化設施,道路面源污染物濃度有效削減;
公共服務,完成鐵路小區、文化街幼兒園等區域海綿化改造,提升公共服務區域雨水資源化利用水平;
城市排洪防澇,完成中心城區雨污分流改造、消除城市內澇隱患點,改善河道水質,增強城市排水防澇能力……
“雙擁路以前不但破爛,而且高低不平,居民出行很不方便,自從重新修整后,現在出行方便多了?!笔忻褓Z玉峰告訴記者,尤其是人行道新鋪了吸水磚,下雨后沒有積水,雨水滲透到地下,既干凈又美觀。
今夏,崆峒區的每個角落都因海綿城市建設而悄然變化:一條條透水路、一個個口袋公園、一塊塊下沉綠地,隨著海綿城市建設的持續推進和實施,崆峒區城市品質不斷提升,一個山清水秀、綠色宜居的魅力之城正展露新姿。
夜幕還未降臨,剛吃過晚飯的市民馬曉玲帶著孫女飯后遛彎。伴隨著綠地廣場上音樂響起,五歲的小孫女在廣場上跑著、笑著。
“以前羨慕別的城市中有那么多公園、廣場,這兩年咱們的公園多了、小區環境好了,老年人也有了好去處。我發現,最近城區改造施工的地方挺多,希望咱們政府部門可以彈性施工,加快進度,早日恢復交通正常?!瘪R曉玲說。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