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三只松鼠“鼠某某”花名風波有了后續。公司方面回應稱,此為企業內部文化傳統,并非強制性規定,“沒有說不同意就會有什么后果”。這番解釋試圖為爭議降溫,將花名定性為一種溫和、自愿的企業趣味。然而,將問題簡單歸結于“是否強制”,或許回避了更深層次的職場權力與個體感受問題。
企業的這番說辭,聽起來合情合理。但置身于現實的職場環境中,“非強制性”往往是一種微妙的權力敘事。當一種傳統由公司創立并推行,并成為大多數人的默認選項時,它本身就在無形中構筑了一種“軟性壓力”。新員工入職,面對一個全員“鼠化”的環境,提出異議需要多大的勇氣?會不會擔心被視為不合群?這種“沒有說出口”,恰恰是職場隱性規則最真實的一面。自愿,有時只是權力優勢方對弱勢方的一種修辭。
當員工在職場社交、甚至對外業務聯系中,都必須頂著一個可能并非自己所愿的“鼠某某”稱號時,他們內心感受到的是親切,還是一種個體身份被工具化的不適?企業不能單方面沉浸在品牌建設的自我感動中,卻忽略了員工真實的感受。
企業的活力,無需依托于“鼠某某”的標簽,它恰恰來源于每一個有名有姓的鮮活個體。構建良性的職場生態,關鍵不在要求員工“自愿”融入,而在企業必須主動“看見”并“重視”每一個人的感受。真正的認同,源于深刻的尊重,而非整齊劃一的符號。(漫畫 張葉 評論 王亞楠 景潔 策劃 殷小平)
校對 胡妍璐
標簽: 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