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上午,第十一屆世界和平論壇在北京開幕。在主題為“發展中的多邊主義”的小組討論上,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前外交部長伊戈爾·伊萬諾夫在進行主旨演講時表示,冷戰期間雖然蘇美雙方意識形態不同,但仍保持溝通以管控風險,而目前各方溝通渠道不暢,可能比冷戰時期還要危險。
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俄羅斯前外交部長伊戈爾·伊萬諾夫,圖源:澎湃新聞
【資料圖】
論壇上,伊萬諾夫表示,國際形勢已經不可能再回去了,只能往前走,不可能跟冷戰時期一模一樣了。與此同時,伊萬諾夫指出,國際形勢可能會更加危險。
他解釋說,冷戰時,在蘇聯和美國等主要國家的政治思維中,雖然政治和意識形態不一樣,要活下去的話,雙方就得談判。
伊萬諾夫表示:“(冷戰期間)我們在不同的領域競爭,但是在安全領域要有一些安全保障,以避免大的災難發生。這就是為什么在冷戰時期我們簽署了各種各樣的條約和協定,涉及到戰略武器、常規武器和核武器。我們創造了安全合作組織等各種各樣的組織。這意味著我們(美蘇雙方)也進行了對話。雖然有意識形態和政治方面的分歧,但是在安全領域我們也在討論怎么合作。怎么樣避免沖突。”
而對于現今的國際形勢,伊萬諾夫評價稱,不幸的是,目前,(各方雖然)沒有就不同的意識形態進行討論,同時也沒有任何實際的條約和協定,沒有辦法幫助避免誤判,或任何不好的后果,這是非常危險的。
伊萬諾夫說,如果沒有條約的話,就不能控制在戰略核武器領域或傳統武器層面內的行為,會有越來越多的懷疑、誤判和誤解,而且也沒有任何溝通渠道來避免誤解。這就是為什么任何情況都有可能帶來嚴重的后果,這就是為什么他認為今天的局勢可以說要比冷戰時期還要危險很多。
“(目前)我們沒有跟美國對話,沒有跟歐洲國家對話,也沒有跟北約國家對話,通過對話解決這些問題。我認為這是不正常的。”
伊萬諾夫回憶道,去年,世界和平論壇主辦方曾邀請他談一下未來的歐洲大西洋安全體系,伊萬諾夫表示,雖然不知道歐洲和大西洋地區未來的安全架構是什么樣,但他知道的是,這個架構不可能像以前那樣了。幾年以前,俄羅斯仍在考慮不同的選項來實現歐洲及大西洋的安全,雖然俄方同北約及歐盟有各種各樣的不同意見,當各方仍希望有共同的規則,以便能實現共同的理解。但今天,各方存在著非常嚴重的分歧。
伊萬諾夫認為:“從我們的經歷來講,國與國之間的關系很容易被破壞,而且很難再次恢復不同組織或不同國家之間的信任。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跟歐洲、美國的關系陷入到了目前的情況。現在并沒有很多政治意愿來重建這些關系。”
世界和平論壇由清華大學主辦、中國人民外交學會協辦,創辦于2012年,是中國首個高級別非官方國際安全論壇。第十一屆世界和平論壇主題為“求共識、促合作、穩秩序、護和平”。世界和平論壇堅持開放、包容、自由、平等的原則,為各國與會嘉賓表達各自的觀點、思想、方案提供平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