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號觀光潛水艇“泰坦號”(Titan)在海底內爆,導致5名乘客及駕駛身亡,其中巴基斯坦富商的妻子克莉絲汀(Christine Dawood)受訪回憶乘客下水時的最后時刻。她說乘客被告知,為了節省電力,下沉期間只會看到漆黑一片,或許能看到發光的海洋物種在旁出現,乘客能在艙內放自己喜愛的音樂。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出事的觀光潛水器“泰坦號”。
臺灣《中時新聞網》綜合《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道,巴基斯坦富商達伍德(Shahzada Dawood)及19歲兒子蘇爾曼(Suleman Dawood)搭上泰坦號不幸喪命,妻子克莉絲汀接受《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訪問,描述父子倆如何展開這趟旅程。
乘客或看到發光海洋生物
克莉絲表示,2012年全家人在新加坡看了泰坦尼克號沉沒百年特展時對鐵達尼產生興趣,2019年全家前往格陵蘭時,被冰河及冰山迷住。克莉絲汀看到海洋之門(OceanGate)的廣告,原本計劃和丈夫一起參加,但行程因新冠疫情取消,后續兒子年紀已達登船標準,才改由兒子出發。
克莉絲汀指,父子出發前往加拿大紐芬蘭省(Newfoundland)圣約翰(St. John"s)的原訂班機取消,下一班飛機又延誤,一家人當時擔心第二架飛機也被取消,現在回想起來,真希望第二架飛機也取消起飛。最終達伍德一家四口仍趕在15日半夜登上停泊在圣約翰碼頭的母船“極地王子號”(Polar Prince)。
克莉絲汀說,極地王子號上的房間相當狹窄,只有臥舖,他們每天要上12小時課程,包括泰坦尼克號殘骸、此趟旅程的安全性等,她坦承有些課程聽不太懂,主要是工程方面的課程。
乘客每日上12小時課程
除了工程課程,克莉絲汀說,同樣在這趟旅程中罹難的海洋之門執行長拉許(Stockton Rush)也講述了其他深海故事。丈夫特別喜歡77歲法國退役海軍納若萊(Paul-Henri Nargeolet)的冒險故事,納若萊是全球最重要的泰坦尼克號專家之一,有“鐵達尼先生”之稱,他此趟不幸同樣葬身海底。
克莉絲汀說,納若萊介紹自己37次潛入泰坦尼克號殘骸的經驗,其中一個故事是潛水器失去通訊,他被困在殘骸區3天,達伍德只對克莉絲汀驚呼:“我的老天,這太酷了!”
乘客出發前食“低渣飲食”
乘客也被告知登上泰坦號時必須穿上厚襪子及羊毛帽,因為潛入海底后溫度會愈來愈低,下潛前一天也必須進行低渣飲食(low-residue diet),降低食物消化后在腸道留下殘渣,出發當天也不能喝咖啡。
拉許亦告訴大家,為了節省電池電力,下潛時泰坦號會關閉頭燈,下潛過程中會“漆黑”一片,幸運的話,有機會看到發光海洋生物在一旁悠游,乘客能將喜愛的音樂下載到手機,艙內能用藍牙播放音樂,不過拉許禁止播放鄉村音樂。
關上艙門成永別
18日清晨5時,所有人聚集在甲板上準備登上泰坦號,克莉絲汀描述準備過程看起來相當順暢,“你看得出來他們之前做過很多次了”。達伍德及蘇爾曼穿上制服、防水褲、橙色防水外套、鋼頭靴、救生衣及頭盔,出發前先秤重,然后留下合影。
克莉絲汀和17歲女兒阿麗娜(Alina)看著5個人進入泰坦號,潛水員關閉艙門,栓緊艙外的螺栓,她形容“是個美好的早晨”。
克莉絲汀說,當天上午她聽到有人說泰坦號失去通訊,她詢問技術人員后被告知不用擔心,因為通訊可能不可靠,如果發生問題,旅程會終止,潛水器會放掉自身的重物后浮出水面。后來又有人告訴她,不知道泰坦號在哪里,克莉絲汀望向海洋,希望看到潛水器浮上來,不過5天后只等到找到殘骸的消息。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