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壘磊
(資料圖)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在投資中我向來踐行的是塔勒布的杠鈴策略,即把大多數的錢放在安全的地方,少部分放在風險資產,極少部分放在極其有風險的地方。
它也分范圍,比如在全局的范圍,類現金資產的安全性一定大于股票基金房產幣圈,但如果你要拆分出來,里面一定還可以再分,比如在幣圈里,btc和eth算安全資產,其他大幣種和頭部nft屬于風險資產,而像特別新的brc20和meme幣之類的就屬于極大風險資產。
整體而言,在任意一類投資品上,我的最大比例一定在重錘資產,也就是所謂的“頭部”。為什么?暴漲的時候它們明明不是漲最快的,我記得每次土狗滿天飛的時候,總有人diss比特幣和以太坊,嘲諷它們是“穩定幣”,可一旦那股風過去,這些嘲諷的人在哪里?他們每次都拜這個大神那個大神,最后什么神都沒有——韭菜之所以為韭菜,在于他們沒有記憶。
對于重錘資產,要跟它們談戀愛,定期投入資金,無論漲跌;而對于極大風險資產,要做渣男,干擼不花錢,到手就賣,也無論漲跌。這是兩種策略,長期都能成功,但就是搞混了無法成功。
但為什么是這樣?我們重點要搞懂這個為什么,為什么重錘一定要去穿越周期?為什么只有重錘才能穿越周期?如果不搞懂這個,就永遠只停留在“聽說有人這樣干,但我做不到”上,因為它無法引發你照做的行動——你以為是有些人更有紀律,其實不是,有紀律的人都是因為懂了,沒有紀律不是管不住手,而是沒懂。
所有好的投資品賽道都一定會穿越牛熊,為什么會有牛熊?因為市場的參與者會有過熱和過冷的參與情緒,其背后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入金的增速,對比可投資標的數量的增減,到底是跑贏了還是跑輸了。
如果進來的新人帶來的新資金,多于可選擇標的數量的增加,那就是牛市。什么時候牛市在加速趕頂,快結束了不能參與了?標的數量急劇增加,土狗隨便賺錢,但賺錢效應不如以往那么持久,也就是熱點轉換很快,之前的熱點一兩天就變成了涼逼,新土狗馬上100倍又馬上涼,這種時刻的背后,代表的是新資金開始乏力,無法長期支撐一個標的的上漲。接著馬上就要進入熊市了——所有的投資市場,都跑不出這個規律,是所有,不管幣圈股市樓市基金還是其他的,都一樣。
然后漫長的熊市要到什么時候才會終結?到除了最頭部的以外,其他所有標的全死透了為止。接著不是熊市就終結了,而是終于可以健康地等待牛市了——依然是熊市,但可以等待時機了。
為什么,為什么必須這樣?底層邏輯是,當市場沒錢了的時候,分散的標的就一定要聚合。如果市場還是1萬個標的,新錢是不可能將它們抬起來的。只有整個市場就一兩個選擇,這時候遇到一波行業技術進步,或者行業應用,政策調整,才有可能用一點點錢,去撬動僅有那一兩個標的有10倍100倍的漲幅。然后這個大的漲幅才會繼續因為賺錢的自傳播效應,吸引新人進入,再然后慢慢的,新錢進來的速度比標的的增加快一些,這個輪子就轉起來帶動了新一波的牛市。
除此以外,別無他法。
所以如果一個市場進入了新錢跟不上土狗標的快速增長的時期,進入了熱點輪動非常快速的時期,就該茍一茍了。接著如果真的繼續看好這個領域的發展,就等除頭部以外的全死絕了,全網都不再討論其他標的了,才能開始慢慢布局。在幣圈,就是除了btc和eth以外都爛完了;在nft圈,就是除了Punks和BAYC以外,twitter上找不到人發其他NFT的信息也沒有交易了;在樓市,就是除了最最最核心的房產以外,都不會有人說房子是用來投資的了。如此,你就買被大浪淘剩下的那一兩個標的就行了,靜待下一波暴富——這種熊市一般都是聰明屌絲的朋友。
那那那A股呢……
你看A股的標的減少了嗎?A股什么時候起來的?中國的股民數量大漲的時候,然后怎么死的?上市公司的標的數量瘋狂增加的時候。然后呢,為什么沒有周期了?全中國的人都已經成了股民,哪來的增量?同時你還不允許它們死,不允許它們退市,既然標的都無法聚合,又怎么讓僅剩的股票可以因為聚合大量新錢而變得“一點就著”?很多時候,我們所謂的“保護投資者”,其實是在逆天而行的同時養成了一堆巨嬰,最終讓熊市無限延長,讓這幫人損失更大,股市是這樣,樓市也即將是這樣。
不過好在全世界人民用的都還是法幣,所以什么時候會好起來?上市公司總量不再增加,增發的極其大量的新錢都傳導了一輪開始到了老百姓手里,這時候才能好起來。不過這種好不增加財富,只增加賬面財富,剝削的是不買資產,不持有資產的那部分人的財富。
只是這樣,我們的外匯就得管得更緊了,否則大家立刻就會發現更大的問題,那就是我們都被數字游戲給玩了。
我是蔡壘磊,感謝你的閱讀。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