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考一百分重要嗎
視孩子情況而定,對于大部分孩子來說沒必要。
小學低段一般指1到3年級
對于分數,很多家長陷入了一個誤區:認為分數高就厲害。
分數是一個指標,可以反映出來一些問題,但不絕對。舉個例子:同樣一個學校,同一年級的兩位老師,一個老師針對考試內容,讓學生每天花大量的時間去記背,不得到滿分就得不斷重復,一個老師,劃定達到90%程度就合格,想更高的同學提供建議,可以繼續自學。剩下10%學習時間進行閱讀活動的實踐,最后一個班的孩子階段考試內得到滿分,一個班孩子階段考試內大多數90分以上,孰優孰劣?

小學成績到底重不重要
小學的成績說重要挺重要,但說它不重要,其實也成立。雖然這個回答有點矛盾,但是聽聽星主下文的剖析,就知道為什么這么說了。
說小學成績重要,是因為它可以側面反映出學習習慣的培養、學習信心的構建以及學習絕地反擊的能力。
學習習慣的培養
小學階段,最重要的是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因為只有在小學階段把學習習慣養成了,孩子在初中階段才有時間和精力去對學習方法進行探索和構建。等到高中階段,小學階段和初中階段養成的學習習慣和總結的學習方法就會讓孩子學習效率倍升,實現沖刺。
可見小學階段學習習慣培養的重要性。那么,學習習慣又如何體現?它體現在成績上。
孩子如果小學階段的學習習慣培養得好,一般成績都不會差。但如果孩子學習成績一直處于中下,這時就表明孩子的學習習慣沒有培養好,家長要敲醒警鐘,幫助孩子養成學習習慣。
因此,我們說小學的成績重要,因為它是學習習慣的晴雨表。
學習信心的構建
一般來說,小學成績好,孩子的內心往往都自信。這是因為在學習上,他們受到了老師和家長的肯定,他們會加深自己學習能力強的認知,從而內心有底氣。面對新事物,他們學習不畏懼;面對學習上的困難,他也更多選擇面對,而不是逃避。從而形成一種良性循環。
但如果小學成績不好,那么往往會在家長、鄰居或親戚的口中被告知“不是讀書的料”而形成一種認知偏差,導致孩子在學習上有自卑感和畏懼感。面對學習上的問題,他們常會因此選擇逃避,并說服自己“我就不是讀書的料”。
因此,我們說小學的成績重要,因為它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孩子的學習信心基礎。
學習絕地反擊的能力
青春期是一個很特殊的時期,有些孩子會在這個時期受到生理或心理的影響,成績一落千丈。這時,小學階段的學習成績就會發揮作用了。小學階段的學習成績好,意味著孩子的基礎扎實、學習悟性佳,孩子也體驗過學習成績優異的時期,他在適應青春期的變化后,他在學習上的渴求會變得很高,只要認真、努力,成績會很快得到回升。也就是說,這類孩子的學習絕地反擊能力強,落下1-2年的功課追回來不會太辛苦。
但如果在小學階段成績中等,甚至中下等,孩子在初中階段受青春期影響或走歧路,等他初三醒悟,要把成績追回來,往往困難得多,無從下手。
因此,我們說小學的成績重要,因為它是孩子學習絕地反擊能力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