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數學分數高不高,成績好不好?這個很重要,關系到小升初、初升高,乃至高考和人生命運。數學是主科之一,只有孩子拿高分,才能拉升整體成績。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可是,有的家長卻發現,原本在幼兒園期間很聰明的娃,上了小學一二年級后,成績很棒。但等孩子上了三四年級以后,卻數學跟不上,成績變糟糕。甚至,有些孩子到了三四年級以后,數學淪為“學渣”,學起來特別吃力,拉低了班里的平均成績,也害得自己成績名次靠后,跟不上節奏。
小董就是個很典型的例子,小董上幼兒園時,經常會捧回家各種獎狀,爸媽都很高興。小董上了小學后,一二年級時,數學成績還算不錯。可等念到三年級時,班里一共有48名同學,他的成績卻排到了末尾三名。
其中,數學根本不及格,這可愁壞了爸媽,爸媽都覺得莫名其妙。畢竟在此之前,小董的數學成績還是不錯的。
因為這事,小董的媽媽特意找老師溝通請教,班主任數學老師的一番分析,讓小董媽媽大徹大悟。
原來,數學好的孩子,有一些很明顯的共同點。這類理科強的孩子,特質清晰,從小就能看出來,學渣裝不出來。
班主任數學老師:理科強的學生,基本都有兩個共同點
①思維能力強,靈活
班主任數學老師說,同樣是一道數學題,理科強的孩子看見后,腦子轉速特別快,思考很全面。比如:有12個小朋友一起玩貓捉老鼠的游戲,已經抓到了7個小朋友,請問還要捉多少人?
這個問題的答案,需要開動腦筋才能想到,一般小朋友可能會算出12-7=5的答案。而思維能力強,頭腦靈活的小朋友,就會計算出12-1-7=4的正確答案。
班主任數學老師說,數學好不好很重要,等孩子上了初高中后,數理化的成績嚴重影響總成績和名次。所以,要趁早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幫助訓練孩子的思維靈活度,讓孩子的大腦更聰穎,而不是固化思維,只思考表象問題。
比如這道題:小紅的爸爸一分鐘能剪好5只指甲,請問他在5分鐘之內,可以剪好多少只指甲呢?
這個題目的答案,有點思維能力的孩子,都能快速給出正確答案:20,而不是固化思維得到的答案25。
總結來看,孩子在上幼兒園期間,數學題目簡單,大家的成績都差不多拿滿分。但等孩子上了小學高年級,考查的就是孩子的思維能力了,孩子越是頭腦靈活,數學越是容易拿高分,理科成績提高也就越容易。
因此,從小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②數學直覺性強
班主任數學老師說,理科強的學生,數學直覺性特別強。往往一道題拿到手里,孩子看完后,就能快速理清解題思路,做出正確答案。
比如,在兩個數2和3之間,加上什么符號,才能得到一個比2大卻比3小的數字呢?
拿到這道題,理科強的學生瞬間就能思考出答案是“小數點”,但數學直覺性較差的孩子,可能只會想到“大于號”、“小于號”這類符號,轉個彎才能思考到小數點三個字。
班主任數學老師指出,上小學后理科強的孩子,數學好,能用自己的數學感覺,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
家長和老師一起,在平時多培養孩子的數學直覺性,真是一件特別重要的事。這有利于孩子思維清晰地推理和分析問題,探究數學知識,提高數學分數,提升理科成績。
那么,如何培養孩子的思維能力,提升數學直覺性呢?
首先,要培養孩子的數學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只有對數學感興趣,才能學得進去,主動學數學,從而熱愛學數學,學得輕松分數高。
有的孩子數學興趣,來自于成績,數學成績越高,孩子越愛學。但往往這樣的孩子到了小學高年級,就更容易受挫,喪失數學興趣。所以,從根本上培養孩子對數學本身的熱愛,才是重點。
數學班主任老師說,有的孩子從小就玩數學游戲,對數學這個學科并不陌生。孩子在數學思維游戲中得到思維訓練,培養了對數學的興趣,上學后也就更樂意學數學了。
其次,要加強邏輯思維訓練
數學直覺性的提升,特別重要。數學班主任老師指出,在孩子6-13歲時,正處于邏輯思維訓練的黃金期,這個年齡段訓練孩子的思維,能讓孩子更聰明靈活,十分有利于孩子的理科成績提升。
哈佛大學兒童發展中心研究發現,人腦在10歲之前發育速度最快,等孩子的年齡到了12歲,大腦基本趨于成熟。
因此,家長們想要訓練孩子的大腦,加強邏輯思維訓練,提高孩子的數學能力和直覺性。那么,建議越早開發越好,這樣也能更高效。
可以從一些思維游戲和智力開發的工具和書籍中來培養孩子,超強的邏輯思維能力!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