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賴芳杰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聚焦成渝雙城裝備制造產業,成渝工匠攜手挑戰高難度工藝。7月3日,《天府工匠》大型技能挑戰融媒體節目走出成都,來到美麗的山城重慶,進行了第二季的首場錄制。
千噸巨輪擺擂臺
成渝工匠長江論“劍”
“祁連山”號是一艘長達112米、排水量達4780余噸的滾裝船,它每天通過長江水道,把川渝產品源源不斷地運到上海等地,是長江航運的重要交運工具。它也是本次工匠挑戰的“擂臺”。
在本場錄制期間,所有的錄制設備和挑戰裝備全部通過吊車和叉車轉運到甲板上。“祁連山號”滾裝船在長江上緩緩航行,兩岸雄偉壯闊的山城實景成為節目的錄制背景,這一前所未有、別出心裁的舞美設計,不僅突出了重慶的獨一無二的地理風貌,更增添了節目的視覺體驗感和震撼程度。
聚焦雙城裝備制造產業
成渝工匠挑戰“不可能”
在今天的錄制中,來自重慶機電控股集團機電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的維修電工陳俊和來自成都新東方高級技工學校的中式面點師、成都工匠、成都技能能手陳海燕挑戰的項目是“流光溢彩”,他們需在一個小時航程內合作完成重慶千廝門大橋微縮版模型的制作和裝飾。其中陳海燕需完成大橋主體和輕軌的制作,陳俊需要同步完成大橋燈光裝飾及編程,使輕軌穿過大橋時燈光依次亮起即為挑戰成功,兩位不同行業工匠的“跨界合作”充滿著難度和變數,吸引著眾人關注的目光。
成渝工匠挑戰高難度技藝
另外,重慶機電控股集團重慶水輪機廠加工中心鉗工周偉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五七一九工廠鉗工吳毅合作挑戰“九星連珠”項目,兩位工匠在9塊亞克力板的中心鉆孔,然后把9個臺球依次壘上去,如能保持5秒不倒,則挑戰成功,這個項目如打孔的位置大小和深淺哪怕有一絲偏差都會導致挑戰失敗,對工匠的眼力、細微判斷力,微操能力考驗非常大。
接著出場挑戰的是重慶市機械高級技工學校特級技師、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帶頭人秦維剛和成都工貿職業技術學院車工高級技師、四川省技術能手、成都市技能大師工作室帶頭人楊濤,兩位工匠將攜手挑戰“斗榫合縫”項目。他們會在現場操作機床,在規定時間內,各自分別將鋁塊打磨成一個直徑為80毫米的空心圓柱體和一個直徑為80毫米的實心圓柱體,然后在不借助任何粘合劑的情況下將兩部件相結合,完全靠大氣壓強的氣密性,使用拉伸架把重物吊起,懸在空中并保持規定時間不掉落,倘若兩人打磨稍有偏差,零件便無法嚴絲合縫,無法實現靠大氣壓粘合在一起,這對兩人的機床操作技藝和配合默契性考驗巨大。
最后,來自重慶氣體壓縮機廠的焊工、重慶市勞動模范姜成彬和來自四川蜀道裝備科技股份公司的焊工、成都工匠吳小江挑戰的項目是“立柱敲鑼”,兩位挑戰者需要各自分別將15個鋁制啤酒瓶焊接成一根柱子,再合力將兩根柱子焊接為一根柱子,完成后再用這根由30個啤酒瓶構成的長達數米的柱子去敲鑼,并且敲擊的聲音必須達規定分貝以上。這個項目是需要焊接鋁制啤酒瓶,而且必須非常牢固,是對焊工技藝的高難度挑戰。
深入產業一線
聚焦硬核技術 倡導技能強國
當前,川渝兩地正圍繞“共建全國重要的先進制造業基地”這一目標,培育壯大電子信息、汽車、裝備制造、消費品產業等4個優勢產業,將目標鎖定萬億級。繼電子信息和汽車產業之后,裝備制造業是兩地有基礎、有潛力,能夠釋放“1+1>2”能量的又一個合作產業。
今天重慶首場錄制之后,《天府工匠》第二季還將持續奔赴川渝各地,深入車間廠房,力求用最真實最精彩的鏡頭對準最具代表性的產業第一線和最優秀的工匠,展示最硬核、最震撼的工匠技藝。第二季節目在完成戶外實景拍攝后將進行演播室內場拍攝,將于今年底在主流媒體和新媒體全網同步推出。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