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自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開展以來,云南省昆明市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扎實推進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依托昆明好人館等平臺,廣泛開展道德模范、昆明好人等先進典型宣傳學習活動,培育“崇德向善、好人輩出、見賢思齊、德行天下”的文明風尚,讓崇尚英雄、尊重模范、學習先進的良好氛圍蔚然成風。
滇池路與福興路交匯處,展出面積約1000平方米的昆明好人館便坐落于此。走進昆明好人館,一幅幅生動的“好人畫卷”直抵人心、暖意流淌。在志愿者的講解中,市民們能夠了解好人背后的故事,感受先進典型所傳遞的正能量。開館至今,昆明好人館累計開展各類主題宣傳活動77場次,到館參觀團隊54個,服務群眾3400余人次,有效促進了模范精神傳播,市民精神文明建設水平持續提升。
作為弘揚勞模精神、傳遞榜樣力量的生動實踐,春城勞模工匠館全面展示了昆明市各行各業勞動者開拓創新的姿態和光輝業績,以榜樣力量感召群眾、引領群眾、組織群眾,在營造“人人奮進爭先、比學趕超”社會氛圍和引領愛崗敬業社會風尚等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創建匯聚起百萬職工群眾團結奮斗的磅礴力量。
漫步于昆明市工人文化宮勞動大道,“勞動是一切幸福的源泉”字體標識映入眼簾,大道上雕琢下的時間刻度記錄著從1927年到2027年昆明百年工業的非凡蛻變歷程和未來希冀藍圖。據統計,春城勞模工匠館于2022年4月30日勞動節前夕開館,開館至今共接待來自省市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260多家,接待場次310余場,單日最高接待量達600余人,共接待43290人次觀展。
基層社會治理是市域社會治理建設的重要內容,重點在基礎,關鍵在落實。自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開展以來,昆明市立足各縣市區實際情況,依托“村規民約”與鄉風文明“紅黑榜”等形式,充分發揮群眾自治效力,扎實推動基層社會治理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建設,進一步激活農村基層治理新活力。
石林縣“彝族第一村”——五棵樹村,街道整潔平坦、屋舍儼然、游人如織,五彩繽紛的彝族風格建筑與藍天綠樹相映成趣,處處展現著新農村的新面貌,文明新風撲面而來。五棵樹村每年積極開展“十星級文明戶”和“最美家庭”創評活動,同時定期在活動廣場舉辦“大三弦”展演,以多元化的活動讓“德治”在鄉村治理中“內外兼修”,有效激發群眾內生動力。近年來,五棵樹村先后獲評“全國美麗宜居示范村”“云南省民族團結示范村”“云南省旅游民村”等稱號;2021年,五棵樹村黨總支獲評“石林縣基層治理先鋒”。(蘇春寧)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