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鞍華有哪些作品
1976年,拍攝了專題片《奇趣錄》。1979年,拍攝了電影處女作《瘋劫》[1],憑借該片獲得了第17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提名[2]。1982年10月13日,拍攝的劇情片《投奔怒海》上映,憑借該片獲得了第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3]。1990年4月27日,拍攝的劇情片《客途秋恨》上映,憑借該片獲得了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提名[4]。1995年5月4日,拍攝的劇情片《女人,四十》上映,憑借該片獲得了第1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5]。1999年4月10日,執導的劇情片《千言萬語》上映,憑借該片獲得了第36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導演獎[6]。2000年6月1日,拍攝的奇幻恐怖電影《幽靈人間》上映,憑借該片獲得了第8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導演獎[7]。2007年3月6日,執導的愛情喜劇片《姨媽的后現代生活》上映[75],憑借該片獲得了第8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導演獎[8]。2008年3月27日,拍攝的劇情片《天水圍的日與夜》上映,憑借該片獲得了第2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導演獎[9]。

許鞍華的祖籍在哪里
許鞍華出生于遼寧鞍山,兩個月時,她隨父母移居澳門。1949年,父親前往香港工作,許鞍華則和祖父母、母親等生活在澳門。她在一個中國舊式大家庭中長大,因祖父和父親都愛好古典文學,所以許鞍華背誦了很多古詩詞。5歲時,因祖父母回廣州定居,許鞍華來到香港開始與父親共同生活。大學時,許鞍華在學生劇團管道具、跑龍套,并設計海報。當遇到問題無法解決時,她便會跑到電影院看電影。1972年,她從香港大學英國文學和比較文學系獲文學碩士,隨后前往英國倫敦電影學院攻讀電影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