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11月26日電(吳平華 曾鈺茹 尚靜)近年來,宜賓敘州區持續加碼體育設施建設、豐富群眾體育活動,以全民健身托起民生幸福。近日,敘州區教育和體育局憑借扎實的工作成效,榮獲“2021—2024年度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稱號。
【資料圖】
走進泥溪鎮泥溪村全民健身廣場,熱鬧景象撲面而來,泥溪鎮老協會的會員們正伴著音樂排練文藝節目,一旁的健身器材場地上,群眾正在進行健身鍛煉。這座今年新建的健身廣場,如今已成為當地群眾休閑健身、文化交流的“網紅打卡地”。
敘州區泥溪鎮老協會會長吳俊松表示:“沒建之前,老年人和青少年都沒有活動場地,現在建起之后,老年朋友們的文藝隊也經常在這里排演,青少年就在這打乒乓、打籃球,是一個很好的活動場地。”
破解“健身難”,場地供給是關鍵。近年來,敘州區泥溪鎮聚焦群眾需求,積極推進全民文娛公共場所補短板工程,為全民健身與文化活動開展筑牢硬件根基。
“現在我們已經完成了泥溪村全民健身廣場和金華社區藝之運動廣場的建設。”敘州區泥溪鎮副鎮長楊萍表示,目前正在建設嘉岷廣場以及全民運動健身場地,里面包括室內的籃球場,可以解決以后群眾在下雨天和晚上參加活動的需求。
泥溪鎮的體育場地建設,是敘州區體育基礎設施持續改善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敘州區以群眾需求為導向,扎實推進健身場地建設,不斷完善“15分鐘健身圈”,讓更多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優質的公共體育服務。
而在敘州區眾多精心打造的健身場地中,全長4.6公里、占地約千畝的長江公園,不僅是宜賓市地標性觀光景點,也是敘州區推動全民健身的重要載體。
市民鄧愛國說:“我就住在附近,一般早上在親水步道騎自行車,這個場地非常可以,我經常都到這里來鍛煉。”
華燈初上,大溪口公園的籃球場上聚集了不少人。市民童世杰下班后,常和單位一起愛打球的同事來這兒碰面,來一場酣暢淋漓的較量。
“我們經常來這個大溪口城市公園籃球場進行鍛煉,現在敘州區也建設了很多的公共設施供我們鍛煉,很方便。”童世杰表示。
體育是城市精神的“活名片”,更是民生福祉的“溫度計”。近年來,敘州區持續推進體育設施建設,新建了6個體育項目,包括2個鄉鎮運動廣場、3個鄉鎮全民健身中心及體育館升級改造,安裝54套健身路徑,覆蓋14個鄉鎮,構建起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2021年至2024年,全區新增體育場地1610個,新增體育場地面積140.4萬平方米,全區場地總面積達240.7萬平方米,人均場地面積2.56平方米。
敘州區還通過舉辦豐富多彩的體育賽事,有效激發消費潛力,為城市發展注入新動能。在最近舉辦的宜賓市第一屆籃球超級聯賽(宜BA)主場作戰中,敘州區誠意滿滿,不僅在比賽中場穿插精彩表演、福利抽獎、贈送文旅紀念品等環節,還在場館外設有美食市集,現場發放消費券、折扣券,令前來觀賽的市民們全方位感受敘州熱情。
如今,敘州區已形成“天天有活動、月月有比賽、節日有慶典”的群眾體育格局。武術、自行車、廣場舞等特色項目常態化開展,年均舉辦區級籃球、足球、羽毛球賽事超50場,參與群眾超10萬人次,敘州區教育和體育局也榮獲“2021—2024年度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稱號。
敘州區教體局體育股工作人員劉穎表示:“下一步,我們將以獲評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為新起點,繼續提質‘15分鐘健身圈’,新建智慧健身站點,升級老舊設施。積極培育本土特色賽事,豐富活動格局。推進校園體育特色項目建設,深化‘體育+旅游’‘體育+文化’等融合業態。同時,注重城鄉均衡發展,壯大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完善三級組織網絡。讓全民健身在敘州蔚然成風。”(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