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屏邊苗族自治縣十七屆人大常委會履職以來,堅持問題和效果導向,創新監督鏈,統籌縱向聯動、橫向協同、“回頭看”等方式,形成“監督全鏈條”體系,人大監督從“前半篇”延伸到“后半篇”,實現了意見建議辦理、代表作用發揮從“紙面”落到“地面”。
屏邊縣人大代表到白河鎮團結村委會調研魚菜共生項目建設情況
意見建議落實是人大監督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推動支持“一府一委兩院”工作的關鍵環節。屏邊縣人大常委會堅持“主體是代表、基礎在聯系、關鍵在組織、落點在民心”的理念,不斷總結經驗,審議意見、建議一經交辦,常委會按照“對口負責”的原則由相關專工委作為督辦工作的主體,加強與承辦單位之間的聯系,督促承辦單位及時研究、確定方案、明確責任、抓好落實,在規定時限內向縣人大常委會提交辦理情況報告。
在處理新建團結村便民服務中心等重點意見建議辦理進展情況時,縣人大常委會組織召開社會建設領域監督工作推進會,聽取縣民政局、縣婦聯等單位關于重點意見建議辦理情況匯報,就辦理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進行深入研討交流,廣泛聽取代表意見,從百姓視角查找“痛點”“堵點”,有力促進相關工作有序推進。
“實打實的跟蹤督辦,將監督壓力轉化為工作動力,也讓縣人大與‘一府一委兩院’形成了同向發力的工作推進共同體,真正做到讓群眾受益、讓代表滿意。”屏邊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劉紅明表示。
屏邊縣人大代表深入白河鎮調研水稻種植情況
為充分發揮代表的專業優勢,把全國、省、州、縣四級人大代表190余人編為10個活動小組,修訂完善《屏邊苗族自治縣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履職考核辦法》《屏邊縣人大代表小組活動管理辦法》,打破行政區域界線,按照代表職業特點,將劃分組建財政經濟、農業農村、城鄉建設等多個專業化代表小組,編組后將形成地域代表小組和專業代表小組并行的“雙組”模式。圍繞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專項視察、調研、執法檢查、工作評議,讓“專業代表”監督“專業工作”,發揮“專業作用”,極大增強了履職效果。
“‘土專家’‘田秀才’成長于鄉間熱土,是在生產實踐中成長起來的本土人才。在每次代表視察活動中,我們都會根據實際精心挑選一批‘鄉土人才’參與到視察、監督工作中,充分發揮好專業監督優勢。”劉紅明表示。
為了進一步解決人大代表建議辦理過程中存在的“重答復輕落實”和“只答復不落實”等問題,屏邊縣人大常委會實行主任負責制,由主任帶領班子成員共同審閱政府代表建議辦理情況復函,對存在異議的回復,責成分管副主任和相關專工委深入到辦理單位進行實地調研,全力推動人大代表建議辦理的答復和落實工作實現“雙滿意”。制定下發了《屏邊縣人大常委會督辦2023年人大代表票決民生實事項目作戰圖》,采取“一項目一小組、一個月一調度、一季度一督查”的方式對項目實施情況開展督辦。通過重點督辦、現場督辦、跟蹤督辦、代表視察等方式,高位化調度、集成化作戰、一體化督辦。切實打好監督“組合拳”,對項目清單所列問題實行“銷號”管理,縣人大常委會依法采取詢問、質詢、特定問題調查等措施,實現審議意見“全閉環”監督。
云報全媒體記者 劉宇丹 通訊員 崔銀華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