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韓國總統尹錫悅在出席韓國自由總聯盟成立69周年紀念儀式時稱,“曾經只關注朝鮮、被中國無視的韓國外交,現在已經發展為全球中樞國家”了。
(資料圖)
坦白講,不要說韓國,哪怕是日本、德國,作為全球經濟體量排名三、四的國家,都不敢說自己是全球中樞國家。現在尹錫悅直接把韓國定義為“全球中樞國家”,其中的自負成分是溢于言表的。而且,這還不僅僅是尹錫悅一個人的看法。
前段時間,韓國中央日報刊發了一篇,韓國亞洲大學美中政策研究所所長金興圭的文章。
韓國總統尹錫悅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說中韓應該盡可能的避免“強強對決”的局面,韓國要避免擴大矛盾,為局勢穩定做出最大努力。
而中國應該清醒的認識到,“韓國國家性質發生了轉變”,不再是中國的“藩屬國”,而是一個在所謂“自由民主主義”體制下繁榮起來的、注重國家間互相平等的現代國家。
從意識形態的角度來看,韓國這個國家在民族文化中,向來有自負又自卑的矛盾成分存在。這篇文章中提及的中韓“強強對決”,以及韓國已經不是過去中國“藩屬國”的地位,都能體現出這種矛盾的民族文化。
尹錫悅夫婦
但是從更現實主義的角度來看,其實金興圭在這篇文章中提到的觀點,充分的體現了如今韓國在外交政策上的三大變化,而這三大變化必將深遠的影響中韓關系,乃至東北亞地區的地緣政治格局。
首先,金興圭在文章中頻繁的強調了中韓“強強對決”的格局,這其中的“強強對決”,多少有點抬高韓國自身地位的意思。
中國在外交上一直主張大小國家一律平等、真誠相待的外交原則,但這并不代表在國際地緣政治中,大國和小國就沒有任何的區別。
尹錫悅和拜登
現實是殘酷的,無論誰來評說,也不會認為作為世界第一大國的美國,和非洲國家岡比亞在地緣政治中話語權是一樣的,這是由客觀存在的國家影響力所決定的。
但是現在,韓國卻把中韓之間的矛盾和一些分歧,解讀為“強強對決”,顯然是把自己跟中國置于了國際影響力一致的角度,這跟尹錫悅直接把韓國定義為“全球中樞國家”基本是一個意思。
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如今韓國精英階層或者說韓國極右翼的精英階層,對自己國家在國際定位上的錯誤認知。認知這個問題很玄妙,它在平常狀態下不會影響一個國家的發展,但是在關鍵時刻,或者說在歷史巨變的時刻,一種錯誤的認知是有可能把國家推向深淵的。中國古代“夜郎自大”的故事,早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中韓關系
站在中國的角度上來講,韓國極右翼精英階層對自身國家的這種錯誤認知,當然會在較長時間內影響中韓關系。說白了,你不可能跟一個剛愎自用的人,講清楚什么叫“有多大的碗就盛多少飯”。
其次,從中韓外交關系的角度來講,現在不管是韓國總統尹錫悅,還是這些為他以及右翼政權張目的學者,都在頻繁的提及一個詞:中國搞“壓迫式外交”。
金興圭更是直言,中國不能把韓國當成過去那種“藩屬國”的地位來對待,這實際上體現了韓國對華政策的一種巨大轉變。
中國外交部長秦剛
說白了,“藩屬國”這個概念自從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們在外交場合中就很少提及。中國與韓國處理關系的時候,也從來沒有把韓國當成“藩屬國”來看待。
但是現在韓國在美國的慫恿和操縱下,卻指責中國對他們“搞壓迫式外交”,把他們當成“藩屬國”來看待,這顯然是無稽之談。甚至更夸張一點來說,這是一種以自我為中心的“霸權式”外交。
邏輯非常簡單,尹錫悅政府上臺之后,中韓外交關系惡化,根源在于尹錫悅政府采取了全面親美的外交路線,幫助美國圍堵打壓中國,在中國核心利益的臺海問題上大放厥詞等等。說白了,是韓國主動挑釁中國在先,卻還不讓中國還手,這是平等和尊重的外交模式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尹錫悅和拜登
這只不過是一種不會換位思考,心中只有自己,而不顧別人利益的自私想法。這跟如今美國一方面要求中國幫助他們解決國內經濟困境,另一方面又不擇手段的打壓中國如出一轍。
它本質上是一種霸凌手段,唯一不同的是,美國想要霸凌中國,至少人家還有那個經濟體量,而韓國根本沒有那個經濟實力,卻還想采取跟美國一樣逼迫中國吃虧、他們占便宜的方式處理雙邊外交關系,很顯然,最終的結果自然是遭到中國的反制。
邏輯是非常清晰的,但韓國政府這種不顧事實,只從自己利益出發的想法,或者說外交路線,實際上就決定了未來較長一段時間里,至少是尹錫悅所在的國民力量黨執政的時期,中韓關系想要有本質性的改善幾乎不可能。
韓國總統尹錫悅
最后,從經濟的角度來看,現在韓國政府之所以采取對華強硬的錯誤外交路線,一方面當然是因為得到了美國的支持;但另一方面,實際上是因為高估了他們對于中國經濟的重要性。
最近這一年多以來,由于尹錫悅政府采取錯誤的對華外交政策,導致韓國在中韓貿易中一直處于貿易逆差地位,說白了,就是中國現在在賺韓國的錢。
韓國政府正是因為意識到這一點,所以在采取對待中國的外交方式中,越來越不客氣。雖然沒有直說,但其潛在的含義是,既然你們中國從我們韓國賺錢,那么我說兩句你不愛聽的話難道不是應該的嗎?
中韓貿易關系緊密
問題是,對于韓國來說,中韓貿易是能夠決定韓國經濟命脈的事情,一旦中韓貿易出現了問題,韓國經濟就會立刻陷入到衰退和困境之中。
但對于中國來說,韓國只是中國眾多貿易伙伴中的一個,中韓之間的貿易額在中國對外貿易額之中占比是比較小的,至于說現在韓國政府引以為傲的所謂半導體領域的技術優勢,事實上正在一點點的被中國趕上。
所以說,韓國政府妄想利用中韓之間的貿易關系來捆綁中國,逼迫中國只能接受他們錯誤對華外交政策的想法,肯定也是行不通的。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