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范子萌)7月3日,債券通迎來六周年。這6年,中國債市加速開放,出臺了一系列措施,便利境外機構的投資和交易。境內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的格局已現成效。
在債券通“北向通”落地6年之際,彭博大中華區總裁汪大海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債券市場的雙向開放和高質量發展在過去幾年取得的成績舉世矚目,未來仍有很大的空間繼續發展、并進一步提升吸引力。彭博將繼續通過提供全球領先的金融科技和數據,進一步推動中國債券市場的發展,也助力投資者把握中國債券市場的機遇。
汪大海表示,在相關監管機構和市場的支持下,彭博與交易中心等金融市場基礎設施緊密合作,深度參與到中國債券市場雙向開放的進程中,為便利跨境交易提供多方面的支持。
“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中國債券市場將在全球金融市場中承擔更重要的角色。”汪大海說,在彭博近期舉辦了的“新絲綢之路:開拓新視野”系列研討會中,參會的投資者們表達了這樣一個共識:中國債券市場早已成為全球投資者不可忽視的重要市場。而在當下復雜的全球市場環境中,中國債券成為了分散投資風險,獲得相對穩健收益的關鍵選項。
“長遠來看,由于中國市場的龐大規模和經濟發展潛力,以及獨立、穩健的貨幣政策,投資者增加配置人民幣資產仍然是長期趨勢。”汪大海說。
投資者也在期待更廣泛、更深入地了解和參與中國債券市場。基于和投資者的溝通,汪大海總結了三個最為重要的機遇:
首先,信用債市場對于外資而言還有待進一步了解和開發。汪大海表示,目前境外投資者持有的中國債券頭寸主要集中在利率債,信用債持有規模相對較小。但是,投資者對于中國信用債市場關注度正在上升。當然,在這個領域,投資者面臨很多挑戰,包括信用評級與國際接軌、信用風險以及市場流動性等等。
其次,衍生品市場開放有待進一步發展。汪大海說,“互換通”開啟了衍生品市場開放的大門,而投資者非常期待能使用更多衍生品工具,更好地管理風險。
再者,綠色債券市場將受到更多關注。汪大海表示,可持續金融成為推進全球氣候目標,以及中國落實雙碳戰略的重要一環。投資者對于參與中國巨大的綠色債券市場也表示了相當濃厚的興趣,但同時投資者在這方面也面臨數據透明度等挑戰。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