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皇帝最痛恨的兩個大臣是誰?一個是和珅,另一個是皇室成員
導語:公元1799年,清朝嘉慶帝上臺之后,一代權臣和珅被拉下了馬。嘉慶皇帝極為厭惡和珅,早在他做太子的時候,嘉慶就已經決定要鏟除和珅。在一幫大臣的輔助下,和珅在當年2月被彈劾。一天之后,嘉慶帝就坐實了和珅貪贓枉法的事實。
2月2日,和珅被當眾處刑,他的所有家產被沒收了。當然,嘉慶皇帝搜刮出了幾百萬兩銀子,這讓大清朝的國庫得到了填補。做太子的時候,嘉慶帝就屢屢遭受和珅勢力的排擠,他那時只能忍氣吞聲。因此,和珅被查處,這自然是嘉慶帝的秋后算賬。 實際上,嘉慶帝一生最痛恨兩個人,和珅只是其中一個,另一個則是福康安。福康安并非普通人,他是滿清皇室的重要成員。本來,福康安一度牢牢把持了軍權,并且深得嘉慶帝喜歡。可是,福康安逐漸自滿自大,二人開始生出嫌隙。 出身名門福康安的曾祖父是米思翰,輔佐過康熙,三藩之亂時立下大功。因此,米思翰一族一直深受皇室器重。到了福康安這一代,他們家早已經融入了皇室。福康安是嘉慶帝的遠房表侄,福康安的母親是嘉慶帝的堂妹。
(資料圖)
而福康安的幾個叔父都是帶兵統戰的一流好手,他們出征西域,鎮守邊界,手中握有重兵。這樣的情況下,福康安一家在朝中勢力滔天,他們在清掃和珅黨羽的過程中出謀劃策,暗地里卻拉攏人脈,他們很快培植了自己的心腹。
福康安少年英才,他十歲就飽讀詩書,展現出驚人的文學才華。福康安曾經讓乾隆帝相當欣賞,乾隆還賞賜過福康安一塊筆洗。除了文學才干,福康安對軍隊更加青睞。福康安身為滿人,他自然明白馬背上才能奪取天下。在族人的培養下,福康安的射箭和馬術都遠超凡人,他對歷代兵法的掌握也達到了嫻熟。
晉升將軍嘉慶7年,四川地區發生了嚴重的叛亂。福康安的伯父帶他前去鎮壓,在此期間,福康安表現勇猛,他一個人就干掉了對方數位大將。如此氣勢,讓許多人贊嘆不已。嘉慶帝得知此情況后,他立即冊封福康安做了將軍。
后來,福康安又被調往兩廣地區做督查。此時,兩廣地區并不太平,福康安性格狠辣,他命令滿人殘殺漢人。福康安為了鼓舞士氣,還不惜重金賞賜那些將領和士兵。因此,兩廣地區對福康安痛恨至極,漢人接連爆發了更加嚴重的起義。
嘉慶帝對福康安的做法十分不滿,他覺得福康安過于年輕,并不能夠勝任將軍職位。可惜,福康安卻不聽不顧,他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為由,繼續在兩廣地區同漢人起義部隊血拼。
揮霍軍餉兩廣地區的戰役持續了數個月,這讓嘉慶帝擔心不已。正所謂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浙江和福建兩省都被卷入了戰局,清廷更是投入了大筆財富。沒有辦法,此時這個局面已經不容樂觀了,嘉慶帝只能繼續投錢打仗。
不過,福康安卻不以為然,他認為對手只是烏合之眾,他大肆揮霍軍餉,不惜一切代價去贏取勝利。滿人士兵大多心浮氣躁,他們沒有多少戰斗意志。為了拉攏這批人,福康安將軍餉全部用來獎賞士兵。
很快,清廷的國庫就被福康安揮霍光了。等到福康安將兩廣地區的起義鎮壓下去之后,清廷哪里還有銀子。不僅如此,半個中國的稅收都無法按時繳納,嘉慶帝的日子過得捉衿見肘。當福康安回來之后,嘉慶帝準備將他問罪,卻沒有想到一眾大臣都紛紛求情阻攔。嘉慶帝又考慮到福康安屬于皇室親貴,他也不好多做追究。沒有辦法,嘉慶帝只能暗自吃下了苦頭。而福康安則被罷黜官職,他則成為了嘉慶帝最痛恨的人。參考資料:《清史稿》《中國通史》
#朝代說#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