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ETF通”迎來開通一周年的歷史性時刻。
(資料圖片)
過去一年,“ETF通”邁出穩健發展的步伐,交出了一份可圈可點的周歲“成績單”。
綜合滬深港三地交易所數據顯示,截止7月4日,納入“陸股通”的ETF數量達到97只,納入“港股通”的數量增至6只,相比起步之初分別增加了14只、2只。
不僅數量上穩步擴容,成交金額也節節攀升。截止6月末,“陸股通”6月成交金額合計達到136.12億元人民幣,相比去年7月足足增長了33倍;“港股通”方面更是不斷引入活水,6月末成交金額927.47億港元,相比去年7月增幅超過20倍。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ETF通”開通首年成果斐然。ETF互聯互通的建立,進一步擴大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互聯互通程度,豐富了A-H市場的資金來源,不僅為兩地投資者跨境投資帶來新機遇,同時也提升中國資本市場在全球的核心競爭力。
“ETF通“開通一周年
成交金額、產品數量雙雙增長
2022年7月4日,ETF通大門打開,帶來無限期待。如今走過一年時間,”ETF通“碩果累累。
過去一年,港股通ETF和陸股通ETF數量穩步擴容,整體合資格ETF數量從首批的4只港股通ETF、83只陸股通ETF上升至如今的6只港股通ETF、97只滬深股通ETF,整體數量達到103只。根據公開數據測算,今年7月,“ETF通”的第二次擴容有望進一步納入30余只產品。
不僅納入產品不斷豐富,交易熱度與成交規模也逐步提升,港交所數據顯示,截止6月末,“陸股通”6月成交金額合計達到136.12億元人民幣,相比去年7月增長了33.38%;“港股通”方面,6月末成交金額927.47億港元,相比去年7月增幅達到20.50%。
在華泰柏瑞基金總經理助理、指數投資部總監柳軍看來,6月,北向、南向ETF雙雙創下開通以來的最高單月成交額記錄。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優質交易標的擴容,極大提升了境內外投資者的投資熱情,ETF納入互聯互通標的為跨境投資帶來的新機遇正逐漸兌現。
他進一步表示,ETF通對ETF市場的促進作用是顯著而重要的,我國ETF市場近年來雖然發展迅猛,但與海外發達市場相比,ETF產品規模占比仍然偏低,發展空間較大。ETF通將更多優質境內ETF產品提供給海外投資者,進一步豐富了投資者的配置選擇,有利于提升ETF市場活躍度,同時提升中國資本市場在全球的核心競爭力。
鵬華量化及衍生品投資部基金經理張羽翔也積極肯定“ETF”通過去一年運作情況。“’ETF通’第一年的成果斐然,初步滿足了內地市場和港股市場投資者的需求,對于雙方市場的ETF生態建設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雙方市場的入圍標的ETF的規模、活躍度都有較大提升,滿足了雙方對于不同市場ETF的配置需求。”他談到。
最近一年呈現“北冷南熱”現象
南向ETF成交相對更為活躍
從最近交易一年數據看,南向ETF成交相對北向更為活躍,多位業內人士認為,這一方面源于最近一年港股市場吸引了大量的抄底資金,另一方面港股本地ETF在交易時長上也比內地上市的港股通ETF更具吸引力。
鵬華量化及衍生品投資部基金經理張羽翔認為,“北冷南熱”只是“ETF通”市場初期的正常現象。
他進一步分析指出,首先,港股ETF標的數量較少,且主要集中在單只產品盈富基金上,其產品規模較大,知名度較高,對于國內投資認同度高,前期跌幅較大且估值較低,這時候參與港股ETF的無論是長期資產配置還是中短期博弈為初衷的投資者都較多。
而對于內地ETF,產品數量多但相對分散。香港作為全球配置的金融中心,對于內地市場ETF有一個逐漸認識的過程,早期的陸股通個股交易,香港交易者參與提升也有漸進的過程。內地ETF知名度的提升未來需要做更多的工作,需要內地基金公司、交易所、媒體共同宣傳,進行投資者宣講,內地ETF產品比較豐富,產品的流動性也比較好,通過對香港市場投資者進行宣講,會擴大內地產品的知名度,加深香港投資者對于內地ETF的認識。
一位ETF基金經理也表示,ETF互聯互通開通以來,南向ETF成交總體較北向ETF更為活躍,一方面是最近幾年,港股市場跌幅明顯,不少逆勢抄底的資金越跌越買,資金交易和配置需求伴隨有所增加,進而通過互聯互通管道交易港股本地ETF的需求增加;另一方面,盡管境內基金管理人也在境內交易所推出了港股相關ETF產品,但產品規模和流動性方面仍與港股本地ETF產品尚存有一定差距,在交易時長方面港股本地ETF也更具優勢。
“港股市場近年來跌幅較大,估值處于全球洼地,加上監管政策上的邊際改善,吸引較多的抄底資金,南下資金保持明顯的凈流入態勢,這個趨勢在個股互聯互通和ETF互聯互通上是一致的。”另一位ETF基金經理也持相似的觀點。
他樂觀預計,從更長遠的趨勢上看,南北向ETF的成交金額都有望逐步擴大。“未來隨著越來越多的ETF標的納入互聯互通范圍,可供南向及北向投資者選擇的范圍拓寬,預計整體互聯互通機制的雙向交投有望進一步活躍。”
一年來積極作為
兩地“特色產品”互聯互通
互聯互通標的持續豐富,以及投資者通過ETF交易和配置需求的持續增加,背后彰顯出各類機構在這一年間積極作為,加大宣傳、路演、投教,力爭能將更多的產品納入其中。
南方東英CEO丁晨總結回顧,過去一年,南方東英積極參與了ETF互聯互通項目,已經上線互聯互通的南方東英恒生科技指數ETF和南方東英恒生指數ETF,無論是規模上或是交易量上都遙遙領先同類產品。同時也積極參與了境內外對于互聯互通的宣傳,路演和投資者教育工作,為投資人更好地應用該類別產品提供了支持。
“從數據上看,南向內地資金對于港股配置需求興趣濃厚,并且本身兩地市場交流也比較多。南方東英作為參與ETF互聯互通并有2只產品納入的發行商,也經常會與內地投資人交流路演。”丁晨表示,從境內資產配置的角度看,截至6月30日,南方東英恒生科技指數ETF的持有量占到了總體南向存量規模的73%,并且持倉相對穩定。同時也看到對于恒指和恒生國企的持倉波動性遠遠大于對南方恒生科技的配置,以交易型需求為主。
易方達基金指數投資部總經理林偉斌從三個方面總結了過去一年的工作:第一是努力推動更多產品納入互聯互通標的,為境外投資者提供更豐富的選擇,首批易方達旗下共有7只ETF產品納入陸股通名單;今年1月擴容,公司旗下3只ETF產品被納入,涉及中證紅利、雙創50以及中國A50指數。根據公開數據測算,今年7月的擴容有望納入旗下4只ETF產品,覆蓋上證50、科創50、中證1000等寬基指數以及碳中和主題指數。
林偉斌還表示,易方達在平穩運作的基礎上持續加強精細化管理,同時還提供解決方案服務,幫助外資借助指數化投資配置中國:參考境外成熟市場的經驗,組建了提供專業化解決方案服務的團隊,可幫助境外投資者通過指數化投資方式配置中國。
此外,不少公司也在積極為旗下產品,尤其是特色品種,做好宣傳工作。如華泰柏瑞基金旗下全市場首只滬深300ETF、首只紅利主題ETF以及首只光伏主題ETF三只王牌產品首批納入滬深港通標的,以差異化的產品定位滿足境外投資者的配置需求。目前上述產品合計規模超1000億。
鵬華酒ETF也是第一批就進入了“ETF通”投資標的范圍。據張羽翔介紹,鵬華不僅加強了對于產品的宣傳,還強化ETF產品的系統支持,客戶服務支持,通過交易所、第三方機構宣講介紹產品。通過一系列努力,使得酒ETF初步得到了投資者的認可,香港投資者在該產品上的交易也較為活躍。
吸引更多投資者參與
生態有望進一步深化
一年來,“ETF通”斬獲不俗的成績單,未來有望迎來更多的投資者,進一步發展壯大生態圈。
“ETF互聯互通的建立,不僅進一步擴大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互聯互通程度,也豐富了A-H市場的資金來源,特別是提升了境內ETF在國際投資者中的影響力。”華夏基金數量投資部執行總經理徐猛表示,目前ETF通的交投活躍度、帶來的增量資金雖然較開閘首月增長明顯,但總量還不算高,未來隨著投資者對這項工具不斷熟悉,ETF通生態有望進一步發展壯大。
徐猛表示,往未來看,ETF通的市場培育將進一步深化,納入互聯互通機制的ETF種類數量也將不斷豐富,從而推動更多資金借道互聯互通ETF布局A-H市場,并提升相關產品的交易活躍度。參考股票互聯互通機制從2014年至今的發展,ETF通有望成為越來越重要的交投渠道。
鵬華量化及衍生品投資部基金經理張羽翔也持類似看法,在他看來,未來ETF互聯互通的發展空間廣闊,不過,任何事物發展都是循序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內地市場、香港市場作為重要的資本市場的地位日益突出,雙方ETF都有較大的投資價值,假以時日,雙方對于互相產品的認識進一步提升,有望促使雙方ETF產品配置規模和交易量占比得到明顯提升。
“我們相信ETF通未來仍將持續擴容。”華泰柏瑞基金總經理助理、指數投資部總監柳軍認為,無論是QFII還是陸股通開通以來,隨著A股市場逐漸開放,海外資金配置A股的需求總體保持了向上態勢。ETF互聯互通也會經歷類似的過程,特別是隨著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持續深化,投資人民幣資產的需求會越來越大,互聯互通ETF是很好地吸納和承載這部分需求的配置工具。
更重要的是,ETF通能助于境外資金布局中國資產,提高對投資中國的信心。
南方東英CEO丁晨表示,ETF互聯互通為境內和境外投資人提供了更多的投資選擇。對于香港市場來說,境內資金量巨大,有很大的潛力和配置需求。“在ETF互聯互通下,我們看到更多的境內機構通過該渠道配置了香港的ETF并積極參與交易活動,為香港帶來了增量的流動性和規模,對香港市場國際金融中信的地位有積極的推動作用。海外投資人投資中國,很多都是以香港作為第一站,提高香港本地市場的吸引力也有助于境外資金布局中國資產,提高對投資中國的信心。”
擴大范圍、加強宣傳……
多維度推動“ETF通”發展
歷經一年時間的運營,在促進“ETF通”未來發展上,不少人士積極建言獻策,期待通過進一步擴大“ETF通”的范圍、積極宣傳投教等多維度,助力“ETF通”持續發展,更一步推動兩地資本市場持續開放和健康發展。
南方東英CEO丁晨建議擴大ETF產品參與ETF互聯互通的范圍。“在ETF互聯互通方面,目前南向產品數量從一開始的4只增加到6只,雖然數量上有所提高,但是相對進入ETF互聯互通的門檻還是較高的。很多在香港上市的很受歡迎的ETF品種,并不能納入ETF互聯互通的。”她直言,期待ETF互聯互通范圍擴大,為境內外投資者提供更多的投資選擇。
而華泰柏瑞總經理助理、指數投資部總監柳軍則將視野放在交易方式、產品同臺競爭上。在柳軍看來,ETF互聯互通作為股票互聯互通的延續,保持了與股票互聯互通相同的交易模式,無論是與在岸資金交易A股還是與ETF本身具有多種交易方式相比,ETF互聯互通還有一定的提升空間。此外,他認為,A股相關互聯互通ETF還面臨著與離岸A股相關ETF產品同臺競爭的問題,也是需要亟待研究的課題。
“對于雙方的產品宣傳給予更多的支持,當前雙方在對方市場宣傳產品,還存在監管制度、規則方面的限制,需要在交易所、監管機構、投資者層面進行更多交流,互相了解對方的產品特點、交易規則。”鵬華量化及衍生品投資部基金經理張羽翔則建議,互相加強有資產配置能力的機構交流,未來投資者的資產配置都是通過資產配置機構進行配置,ETF作為可供配置的底層資產,更需要雙方資產配置機構對于雙方ETF產品進行準入、了解,并進行相應的配置。
談及后市,易方達基金指數投資部總經理林偉斌就表示,對境外投資者而言,通過ETF配置A股市場,是一種較為便捷的投資方式。對于內地市場而言,ETF納入互聯互通有助于市場的持續開放和健康發展。首先,ETF互聯互通將進一步深化內地和香港資本市場的融合,推動ETF市場持續發展,增強對長期配置資金的吸引力;其次,將我國的ETF市場投資者群體擴大到境外,有助于改善市場的投資者結構,促進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