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大同市左云縣各鄉鎮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組織鄉村負責人,結合“走基層”“文化下鄉”“科技下鄉”等系列活動,深入黨員群眾中間收集意見建議,調動了農民的學習熱情,使得農民夜校受到了農民追捧,實現了“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
左云縣一個個小小的農民夜校受到農民朋友熱捧的背后,其實展示出的是農村、農民的新氣象。新氣象的背后有著農民夜校的精準導向,和發生在農民朋友身上的深刻變化。
農民朋友需要啥,夜校就送去啥,群眾點餐,夜校掌勺,有針對性,也有時效性。創新傳統課程設置,不斷豐富課程內容,全力滿足群眾需求。選聘“田秀才”“土專家”,以通俗易懂的語言把課堂內容講透徹、講清楚,讓他們聽得懂、能記住。通過師資力量和課件準備的雙向發力,農民愿意學啥就教啥,他們聽課自然很積極,每堂課都爆滿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讓農民嘗到了夜校帶來的甜頭,夜校就會受到農民朋友的歡迎。
農民朋友在過上了好日子、住上好房子的同時,也需要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農民夜校受到熱捧,同時也看到了農民朋友精神狀態發生的巨大變化。農民夜校在傳授知識、傳授技能的過程中,其實也是在農民口袋鼓起來后,通過學習不斷豐富思維提升自我的過程,爆滿的農民夜校,折射出的是農民的新生活。
只要立足農民、服務農民,以農民需求為導向,以解決農民朋友生產生活中出現的問題為導向,就一定能夠讓農民夜校大放異彩。(記者孫權)
標簽: